针灸科研Acupuncture research
首页  -> 针灸科研 ->切诊独重先天 刺法专于热补凉泻——陆瘦燕临证经验

切诊独重先天 刺法专于热补凉泻——陆瘦燕临证经验

来源: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点击:1094次 时间:2023-06-27

切诊独重先天 刺法专于热补凉泻——陆瘦燕临证经验

作者:陆瘦燕 来源: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点击:20174次 更新:2022-05-26
  <p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visibility:="" visible;=""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font-variant-numeric: normal; font-variant-east-asian: normal; font-stretch: normal;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vertical-align: baseline; color: rgb(34, 34, 34);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陆瘦燕(1909〜1969),男,江苏省昆山县人。其父李培卿以金针鸣于世,陆氏幼承庭训、学业早成,1927年开始行医。在报上刊载《燕卢医话》,倡针灸医学。1948年与夫人桌汝功医师“同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针灸函授班、针灸学习班。1958年与原上海教学模型厂协作创编了我国第一座经络俞穴电动玫璃人体模型。19644年被评为国家工业产品二等奖。其主要著作有《针灸正宗》、《经络学图志》、《俞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俞穴图谱》等。座前历任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上海中医李院针灸系主任、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针灸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委员、上海市中医协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陆氏毕生从事针灸学理论和临床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陆氏特别重视经络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他指出:必须辨明病在何部,属于何经,有了病所和经络联系的概念后,才能正确地也方配穴。他在临床上从诊断到治疗,无不贯穿了这一学术思想,并取得显著疗效。

  1.善用切诊,注重肾气和胃气对人体的影响

  (1)重候“肾间动气”

  (2)切“虚里之脉”以诊胃、宗二气

  (3)重太溪、冲阳之脉,辨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陆氏体会,除此以外,上盛下虚者,则寸口常大于“冲阳”、“太溪”;下实上虚者,寸口常小于“冲阳”、“太溪”。如果“冲阳”偏亢,则常胃火有余;“太溪”独盛,则相火常炽。

  凡肝阳上亢的病者,其颔厌脉搏动往往较甚,而寸口及太冲脉常较弦细;因脾肾两亏,中气下陷者,其颔厌脉之搏动,则微弱而不易触到,寸口三部及太冲脉亦常相应地细小微弱。对前者陆氏主张补(或温灸)涌泉以引导气血下行,同时泻行间以平肝熄风,补太溪以滋水涵木;对后者则灸治百会以引导清阳之气上升;并取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益脾肾,以治其本。

  对寸口脉的切诊,虽然古人认为“男左女右”为顺,但陆氏认为脉现左右治偏胜。究非善象,说明左右气血偏胜,常为中风发作之前兆,故不能忽视,应适当处理,防病于未然。


  陆氏认为,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是取效之关键。在治疗内脏病时,运用补泻手法,疗效确比不用补泻手法为佳。

  (1)手法分三类:即基本手法、辅助手法和复式手法:其中基本手法可分为进退针、提插针、捻转针、针向和留针共五种,此乃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将针刺辅助手法归纳为十六种单一的方法,而针刺复式手法,即各种单一的基本操作手法的综合应用。

  (3)目的分二类:陆氏将补泻目的归纳为“调和阴阳”和“疏调营卫”二类。前者是针对脏腑经络阴阳之气的“有余”与“不足”而设,“引阳入内”为补;“导阴出外”为泻,以徐疾补泻和提插补泻为代表,适用于一切脏腑经络寒热虚实的病症。后者是针对营卫之气运行的“太过”与“不及”而设,“随而济之”为补,“迎而夺之”为泻,以迎随补泻和捻转补泻为代表,适用于一切经脉壅滞,营卫不和之病证。而“开阖补泻”、“呼吸补泻”也归属于“调和阴阳”一类。“留针”和“九六”两类手法通用,视所结合的手法而定。对于针刺复式手法,陆氏就其组合规律和作用原理遂一作了剖析,将其归纳成三类十八法。①补法或泻法的单纯组合:由同类作用性质的手法组合而成,可以加强治疗作用,以“烧山火”、“透天凉”为代表。②补法和泻法的交错组合:补法和泻法交错施用,可以补泻兼施,以“阳中隐阴”和“阴中隐阳”为代表。③补泻法与行气法的相互组合:由补虚泻实和运行经气的手法组合而成,通行气血,去壅决滞的作用较强,以“青龙摆尾”和“白虎摇头”为代表。这样在临床应用上就有了选择的依据。

  (5)对“烧山火”与“透天凉”的研究:陆氏将这二种复式手法,从源到流,从理论到操作,作了深入而精辟的讨论,并对操作成敗的关键,提出了自己的体会:①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和提插的幅度,要求层次分明,提插均匀。②刺激须适度。③施术必定要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凉感则多产生于沉重感的深化。④须嘱病者注意力集中,细心体会,以免忽略轻微的感应。⑤如果三度施术目的未达到时,结合10〜15分钟的留针,往往可以提髙疗效。在临床上,陆氏应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治疗痛痹、产后风湿冷痹、胃下垂、指端青紫症、感冒发热、脾阳虚、肾阳虚、虚热、膏淋、肌痿等11个病种32病例,计有效21例,疗效不显著者11例,此11例中,7例针刺时不得气,故疗效也差,说明这二种手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同时观察到,在136针次的施术过程中,施“烧山火”手法82针次,有热感者73针次,占89%,“透天凉”手法54针次,其中有冷感者43针次,占79%,两者阳性感应率为84%。再观察体温,施烧山火手法后,体温上升者58针次,占71%,施透天凉手法后,体温下降者32针次,占60%,两者阳性率为66%。

  陆氏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一系列研究,说明其不仅有主观的感觉变化,而且有其物质基础。曾治一男性中年病人,素有哮喘,昨宵骤然眩晕,迄今十余小时不能行动,亦难平卧,视物旋转,动则尤甚,语言低沉,胸院病闷,面色晄白。证属阳气虚惫,真气不足,厥气上逆所致。治拟平肝和胃。处方:补足三里、泻太冲。手法:针芒迎随补泻法结合努法以下气;提插补泻法以调和阴阳。留针20分钟。刺足三里穴时,开始针下感觉空虚,经运用催气法,至4分钟时出现针下沉紧,但患者仍无明显反应。将针轻轻提至天部,用努法向下斜插1寸许,患者即觉有酸胀感沿胫骨直透足背“跗阳”处,胸脘亦略觉轻快。再将针提出1寸,照上述针向用力将针直插,努针不动,约1分钟后,患者即觉针刺感应透到足趾,并有微微跳动,主诉胸院压迫症状消失,胸襟舒畅。再刺第二穴太冲,将针左右捻转约3分钟,得气后,行紧提慢按泻法20余次,以泄厥逆之肝阳,患者顿觉头部轻松,眩晕消失,能俯仰左右旋转。第二天复诊,病已近愈,唯精神不振,四肢酸软,再用提插法补胃合足三里,留针5分钟以和胃气,起针后,即觉精神稍振。次日随访,症状消失,体力亦复。

  3.力倡温针、伏针、伏灸

  “伏针”、“伏灸”在前人文献中无从考稽,但陆氏在随父临诊及自己数十年临床实践中,认为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能使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容易随汗外泄,无论补虚泻实,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哮喘病每遇秋冬发病,若能在伏天进行灸治,取大推、身柱、风门、肺俞、厥阴俞、天突、膻中等穴,到冬季可减轻发病或不发病, 连灸三个伏天,可望痊愈,这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有效方法。

  4.泻南补北乃权益之变法


  目前有人认为针刺补挥手法可以用轻重刺激来代替,即轻刺激能使神经兴奋,就是补法;重刺激能使神经抑制,就是泻法。近来通过各方面的实践,证明这种论点与事实不完全相符。因为轻刺激能兴奋,重刺激能抑制,这是神经对刺激的反应,而补泻手法是从经络和气血方面来考虑的,两者的基础不同,不可等同视之。陆氏认为完全用轻重刺激来代替补泻手法还须进一步商榷。


  留针与补泻,一般均认为短暂留针为补,长久留针为泻。目前对所有的病多采用留针的方法,确实能收良好的效果,因此,有人对留针的补泻作用发生怀疑。陆氏认为留针时间的多少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同时,留针的补泻作用还决定于所行手法的性质。例如,施行补法时留针,就能加强补的作用;施行泻法后留针,就能增强泻的效果。留针的特就是能将手法的刺激加强加深,从而发捧更大的力量。在留针过程中,还可以反复施行补法或泻法,可使数个较弱的刺激量综合起来,加强补泻的作用。所以留针是针刺补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医案选

  例1:呕吐

  胃脘疼痛,纳谷不香,呕吐泛酸,得食即痛,痛甚则吐已有一年。经中西医治疗,疗效不显,呕吐加剧,精抻虚惫,经住院支持疗法治疗七天后,全身情况好转,出院休养。二个月后能上班工作。20天后旧病复发,神乏怯冷,呕吐更剧,不能进食。迭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患者丧失信心,家属准备后事。是日中午,请陆氏会诊。证属脾阳虚衰,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治拟温补脾胃,当施灸法。

治疗经过:每穴十一壮米粒灸,二穴轮灸,灸后呕吐即止。次日复灸足三里,脘腹温暖舒服,能吃稀粥,脘痛顿减。后以中药调治,食欲渐增,十余日即能起床行走,一个月后恢复工作。


  何XX,男,34岁,1964年1月29日初诊。

  处方:①风池、风府、丝竹空、行间、昆仑、委中。②肝俞、肾俞、复溜、太溪、足三里。

  【按】本例经西医确诊为“小脑桥脑萎缩症”,迭经各种治疼均无显效。针刺取效,主要在于标本兼顾,补泻兼施,此乃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关健。病者头昏目眩,烦躁不宁,视物有歧,行履倾斜,脉细数,舌胖苔黄,一派肝背两亏,风阳上僭之象,故陆氏取用风池、风府、行间以泻肝胆上僭之阳而治眩晕;取丝竹空以清肝胆蕴伏之热而明目,皆是治标之法。兼补肝俞、肾俞、太溪、复溜调肾之气以益肝,乃治本之法。取足三里调理脾胃,是“治痿独取阳明”之意。取委中、昆仑疏调足太阳之气血,盖足太阳主筋,而阳阳蹻起于申脉,是足太阳之支别,足太阳之气血调和,可起强筋健步的作用。

  例3:癣

  癣疮发于项背,瘙痒难忍,干燥起屑,状若牛皮。从1954年起选用针药治疗,愈而复发,反复三次,已近十载。这次有发展蔓延之势。系风湿搏聚肌腠为患。治当祛风利湿,疏通经脉。

  治疗经过:用捻转提插泻法,癣痒部以七星针叩击15分钟。于1963年10月21日第四诊吋,搔痒有减,头项顽癣仍密布,皮肤干燥,乃血热生风,挟湿侵淫肌腠所致,再化湿润肌。处方:针泻风池、风门、委中、血海、天井,补少海。仍用捻转补泻,癣痒部以七星针叩击15分钟。于1963年11月1日六诊时,顽癣瘙痒轻减,有阵发现象,局部皮肤干厚粗糙,营分风热内蕴,湿浊阻滞,再以上方投治,佐以外洗。处方:针泻风池、血海、天井、大杼、天柱,针补少海。继用捻转补泻手法,癣痒部以七星针叩击15分钟。外洗方:苍术12g,黄柏9g,白芷9g,黄芩9g,苦参9g,硫黄6g,土槿皮9g,地肤子12g,海风藤30g,功劳叶15g。上方浓煎加米醋15g洗患处,每日3〜4次,用后揩干敷凡士林少许。药洗与针刺并用,六诊病势已退,历二月而治愈。


  谢XX,男,44岁。

  处方:针泻内关,补足三里。

  【按】陆氏临床上重视补泻手法,他认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针刺必用补泻,方能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本例胃痛系中焦阳气不足,气机阻塞所致,治拟补泻兼施,用针芒迎随补泻法,结合努法,泻内关使经气直达病所,疼痛立止,用补足三里以扶胃气,胃气得舒,中阳得畅,诸证皆除。

  例5:水肿

肿由下肢而起,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溲短涩,渐延腹,面浮肿,神倦肢冷,脘闷腹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此系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所致。治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治疗经过:用提插捻转补法。脾俞、肾俞加用温针,气海提插不留针,水分熨灸5〜10分钟。二诊时已见小便增多,遍身水肿已去其半,脘闷腹胀也告缓减,仍有便溏,小溲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已应手,宗前方出入。取肺俞、脾俞、肾俞、气海、阴陵泉、水分。仍用提插捻转补法。阴陵泉加用温针,其他穴位不留针,水分仍用灸法。三诊时,小溲通利,遍身浮肿基本消失,胃纳已旺,腹胀告和,二便正常,精神见振,舌质略淡,苔薄白,再以温阳和土为治。处方:针补脾俞、肾俞、气海、足三里。继用提插徐转手法。足三里加用温针,气海提插加用温针,脾俞、肾俞不留针。前后共三诊而愈。


  陈XX,男,7岁。

  处方:①针刺:针泻丰隆、风池、风府、大椎、神道、中枢、脊中。②中药:神犀丹一粒打碎吞服。板蓝根9g,元参9g,银花9g,连翘9g,竹叶90g,水煎服。

  【按】脑脊髓膜炎在祖国医学称作“痉证”,系危急之症。陆氏取丰隆以泻痰热宁神志;风池、风府、大椎以清热熄风、神道、中枢、脊中以泄督脉之滞邪,再配以中药,则神清痉止,其效甚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