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News consult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媒体推介会(文字实录)

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媒体推介会(文字实录)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点击:396次 时间:2024-11-11

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组委会于2024年11月7日(周四)10:00,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召开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媒体推介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吴振斗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媒体推介会。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

  出席今天推介会的同志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筹办领导小组副组长、筹办工作组组长秦怀金先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李娟女士;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增刚先生。

  首先,请秦怀金先生介绍大会总体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筹办领导小组副组长、筹办工作组组长 秦怀金

  很高兴和媒体的朋友们在这里见面。刚才主持人已经就本次推介会的情况做了介绍,下面我代表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筹办工作组,对本次大会的背景、意义和有关安排,做一个介绍。

  关于举办大会的背景与意义:

  举办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是顺应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传统医药历史悠久,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数千年智慧与经验的结晶。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生活方式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传统医药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由于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类健康正面临着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等重大慢性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双重挑战。国际社会更加渴求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并从两种医学协同融合中找到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手段。

  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学,在服务民众健康、防治重大慢病和传染病疾病方面的疗效、优势、特色和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和关注。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举办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举措。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同时,致力于推动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努力为全球传统医学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1月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致2017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举办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正是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传统医学战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举措。

  举办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是中国政府推动世界传统医药发展的具体行动。各国传统医药由于文化、理论体系、政策环境、资源投入等等的不同,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多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为促进传统医药的发展做了不懈努力。作为传统医药大国,中国政府一直大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传统医药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次举办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就是要搭建世界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世界各国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互鉴,实现世界各国传统医药的共同均衡发展。

  关于本次大会的时间地点、组织领导和主题:

  大会将在2024年12月3日到4日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大会还成立了由国内外著名的传统医药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对大会的筹备给予了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多元、传承、创新:让传统医药造福世界”。多元是指传统医药跨越时空,融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智慧和经验。世界各国的传统医药各具特色。同时,传统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也需要多元思维。传承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传统医药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敬畏之心,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将其精髓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创新是传统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医药相结合,推动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传统医药造福世界,这是传承创新发展传统医药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也是世界各国民众的普遍需求。

  关于本次大会的议程设置:

  大会将由开幕式、全体大会、政府论坛、平行论坛和闭幕式组成。目前的大会议程是,12月2日参会代表全天注册报到;12月3日上午举行大会开幕式和全体会议,3日下午举行政府论坛;12月4日全天举行平行论坛;4日下午5点举行大会闭幕式。参会嘉宾均线下现场参会,会议使用中英两种语言。

  现在开幕式预计规模1200人,将邀请多国卫生部长、世界卫生组织等数十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多国驻华大使、相关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以及本领域的各国顶级专家学者、企业家、管理者等出席。全体大会将邀请重要嘉宾和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

  围绕着主题和定位,大会设置了政府论坛和其他九个平行论坛,包括传统药物科学研究论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论坛、针灸医学临床与实验研究论坛、传统医药循证医学论坛、传统医学教育论坛、传统医药监管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传统医药标准论坛、数智传统医药论坛,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论坛等。

  总之,我们将以办成一次“高规格、高水平、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大会”为目标,携手各国同仁,共同为世界传统医药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于这次大会的进展情况,我们将会在相关的媒体网站和大会官网上及时发布和更新。我就先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吴振斗

  谢谢秦怀金同志。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新闻媒体机构。

  人民日报社海外版记者

  我想请问,与前几次举办的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相比,本次大会的特点有什么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筹办领导小组副组长、筹办工作组组长 秦怀金

  谢谢您提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大家特别关注的,也是我们在筹备过程中思考的一个问题。应该说,这次大会跟前几次类似的会不一样。因为我们回顾历史,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第一次号召世界各国和政府将传统医学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1991年,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传统医药大会。当时会议强调了传统医药在现代社会的人类健康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2000年,由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以“21世纪传统医学的发展与应用”为主题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200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中国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承办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举办。跟前几次大会相比,本次大会有几个很鲜明的特点。

  一是主办单位规格高。本次会议由中国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主办单位既有负责全球卫生健康和传统医药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又有中国中央政府的卫生健康和传统医药主管部门,还有传统医药发展水平最高的中国首都市政府。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二是出席人员层次高、代表性强。本次会议将邀请来自多个国家的传统医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世界卫生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官员,还有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包括业界的精英汇聚一堂,发表重要演讲和主旨报告。

  三是议题内容覆盖面广。本次大会将围绕数十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聚焦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传统医药热点、重点和关键问题,覆盖传统医药立法管理、政策制定、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服务和产品监管、标准体系、数据驱动等多个维度,内容丰富多彩、立体全面,目的就是要对传统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行广度深度兼备的交流和讨论。

  总之,我们希望,我们也相信,这将是一场“高规格、高水平、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大会”,我们有信心办成这样的大会。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一下吴司长,我们知道中医药作为世界传统医药的代表,想问近年来它取得怎样的成绩?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海外传播或者国际传播有怎样的发展或者传播情况?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吴振斗

  谢谢,也特别想通过您感谢中国日报,您今天提的问题也特别好,今天的活动是叫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媒体推介会。在召开世界传统医药大会之前,也确有必要向大家,特别是向社会各界重点介绍一下中医药作为世界传统医药代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中医药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全局性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法》颁布实施,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办印发《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一系列关于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科技创新、医保支付、中药审评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二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疗机构9.3万个,床位173.2万张。全国中医类总诊疗量15.4亿人次。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持续提升。

  三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显著加强。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共86.8万人。持续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评选表彰四届120名国医大师和两届201名全国名中医。基本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四是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建设了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4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发布一批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适宜技术和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推进中药审评审批改革,2021年改革以来共有35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五是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力迸发。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国中医药大会》央视开播,“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国博亮相,公民中医药文化素养水平连年提升达到24.62%。

  六是中医药开放发展有力推进。我国已经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文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全球首个以传统医学为主题的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机构,11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已经认可使用针灸。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章节,这也标志着中医药历史性地进入世界主流医学体系。“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另外,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我们常说的ISO/TC249,制定颁布113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中医药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下面请各位接着提问。

  中国网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罗书记,此次大会选择在北京召开,是出于哪些考虑呢?谢谢。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罗增刚

  非常感谢来自中国网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对我们北京卫生健康包括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刚才秦局也介绍到,其实早在1991年12月,42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药代表共聚北京举办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在大会上我们通过了《北京宣言》,也提出了“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到今年时隔33年,来自全球传统医药政产学研界代表齐聚北京,共同参与这次的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这次大会不单单是对传统医药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更多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提出的传承创新发展的各种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北京能够作为具体主办单位之一来承办这次大会,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首都优势。这次由我国牵头来举办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更有利于向世界各地传递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也能够推动中医药更快走向世界。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也是全国政治中心,能够在北京举办更能体现中国政府能够办好这次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维护世界卫生安全,包括健康发展的历史担当,有力促进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二,资源优势。北京在中国也是中医药资源最丰厚的地区,北京是燕京医学兴起发源的地方,同时也拥有一批包括全国知名、技术精湛的中医大家,聚集了像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这些全国顶尖的教育科研优势,同时在产业方面拥有像同仁堂、鹤年堂这些百年老字号代表性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但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积淀,同时也代表着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步的标志,所以在国内外都具有非常好的影响力。同时,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举办这次大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弘扬、传播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国际交往优势。在今年7月份公布的《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4》报告里,北京是位列全球第七位,所以应该说北京在全球的经济发展包括重要的资源配置里发挥的作用也是日益彰显。这次大会也是邀请了来自传统医药各国的官员,包括顶尖的专家学术代表,还有组织机构,包括企业代表,来共议传统医药的发展。借助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地位,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作为传统医药世界发展舞台的影响力,大会所产生的各项成果也能够更好地为传统医药发展赋能。

  第四,科技创新优势。北京也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刚刚出台了《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发展的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这个三年行动计划里明确指出了我们要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所以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借助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像这些现代科技技术,让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的发展能够赋能。所以从中药材包括文化传播,包括中医诊疗方面,能够更好地利用“中医药+新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中医药、让我们传统医药的发展能够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就介绍这些,再次感谢。

  中新社记者

  还是想提给罗书记,想请您再介绍一下北京在传统医药传承与发展方面有哪些特色和成就?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罗增刚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的关注。刚才也介绍到了,我们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的优势。北京的中医药在全国处在领先地位,因为北京不但有深厚的中医药历史积淀,同时也是落实我们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典范所在。

  第一,率先实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全覆盖。北京中医药管理局一直承担着市政府的工程,就是健康乡村、健康社区、健康养老、名中医身边工程、治未病的工程,这些都是我们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所实现的举措。现在我们的服务中心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服务,尤其是围绕着北京市郊的山区、半山区,我们推出了中医的流动医院,也是想覆盖我们山区、半山区的中医药服务难题问题,这里我也有一组数字,截止到2023年底,北京市三级中医医疗机构达到35家,千人口中医师1.14人,千人口中医床位达到1.4张,拥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3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是13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84个,这些数字也是在全国居于首位。

  第二,率先建立分级分类师承机制。围绕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所提出的举措,到现在全市已经建立了国家级各类中医传承工作室92个,市级传承室站达到306个,同时辐射到全国各地在外省建立的分站达到130个,还有我们也推出了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达到26个。另外我们在人才队伍这方面,全市共有中医药界院士达到6名,国医大师26名,全国名中医24人,岐黄学者55人,青年岐黄学者32人,首都国医名师达到199人,这些人才队伍在全国也是居于首位的。

  第三,率先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围绕北京市文化建设的“一轴三带”,在全国率先打造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品牌集群,在全市建立了100个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包括中医文化科普展示、互动体验、智慧诊疗等。另外,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全市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普查,在这里我们也是把它绘制了一个图册。另外,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包括我们也推出了四批59家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包括13条中医药养生旅游路线,还有40个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包,为来自全球各地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所设立。

  第四,率先开展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搭建转化平台,开展了首个由政府搭台的“首都中医药‘十病十药’”的项目,这也是依托北京市的,其实不单单是中医,还有综合医院的资源,北京市的综合医院在全国也是排在首位,建了30个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所,希望通过中西医在科技方面取得突破。2011年以来,北京市中医药的科技发展项目立项达到960项,资助经费超过3000万元,2016年首都卫生发展的科研专项,中医类的科研立项达到400项。

  第五,率先搭建了中医药对外开放的平台。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讲好中医药故事,连续11年举办的服贸会上都有中医药的主题日,在服贸会上签署的协议达到了106项,签约额也达到37.6亿人民币,这是中医药在经济方面拉动的贡献。在冬奥举办的时候,在北京村、延庆村成功打造了“10秒”中医药体验馆,在世园会上,我们也打造了“一园一馆”,一个本草园,一个中医药的体验馆,举办了高水平中医药学术会、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医药大会、中医药护理国际推进会,推出国际友人端午节体验中医药活动、国际使节推荐中医药活动,也是想让中医药的文化更好的弘扬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上的影响力。

  我就回答这些,感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想请问李娟副司长,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李娟

  谢谢您的提问。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将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主要介绍三方面情况。

  一是中医药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牵头建设医疗联合体,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为患者提供便民惠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2018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将中医药服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当前,越来越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可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得到很大提升。

  二是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加强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创新中西医协作模式,持续提升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能力,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同时,在制定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等过程中,注重纳入中医药相关内容,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指导,推动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积极配合国家中医药局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以及“旗舰”科室,发挥中西医协同发展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进一步提升中药质量管理,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推动各地制定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推进中医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适合中医药的支付模式和评价标准。谢谢。

  健康报记者

  这个问题想问李娟副司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推进“一带一路”卫生健康合作和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工作中,对推动传统医药发展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李娟

  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国际合作的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传统医药相关工作,将传统医药纳入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工作中统筹安排。我们先后印发《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实施方案(2015-2017)》和《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卫生健康交流合作的指导意见(2018-2022)》两份推进健康丝绸之路指导文件,从充分利用现有政府间合作机制以及多边和区域平台作用、加强传统医药政策法规对接、提升人员资质水平、推动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等方面推动传统医药发展。在双边合作领域,传统医药合作被纳入我与多国签署的双边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此外,还充分发挥港澳地区国际化优势,进一步支持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和中医药产品走出去。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学科,一直在卫生援外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63年我国派出的第一支中国医疗队中就有一名中医人员。60多年来,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每支中国医疗队几乎都有中医医生。他们利用针灸、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手段,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以颈椎病、腰腿疼、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作为突破口,让受援国民众切实感受到良好的疗效,获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评价。比如,埃塞俄比亚的中医医生每天接诊患者达百人,中医已发展成当地医院的特色品牌。

  近年来,我们在一些受援国推动建设中医中心,以中国医疗队工作医院为基础,依托已有的中医科室开展合作,通过派出短期专家组与我在外长期医疗队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医疗、教学、科研、文化”为一体的中医中心。比如,马耳他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纳入当地医疗体系,相关费用由医保支付,吸引了很多欧洲患者慕名而来。马耳他前总统乔治·阿贝拉称赞这个中医中心是“马中两国友好交往的一个典范”。

  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组建并且派出首个中医抗疫专家组和医疗队,赴柬埔寨开展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工作,得到柬方政府和民众的充分认可。

  未来,我委将继续支持传统医药在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发挥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中医药贡献。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吴振斗

  谢谢李司长。今天的媒体提问就先到这儿,在最后隆重推出一个关于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官网的链接(https://www.wctm.org.cn)。在大会召开之前还会有一个更详细的发布会,请各位持续关注。因为时间关系,推介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期待下次再相见。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官网: